|
|||||||
|
|||||||
|
|||||||
|
|||||||
(3) 自閉癥兒童體育教學個案分享 |
|||||||
|
|||||||
個案一 |
|||||||
|
|||||||
學生資料: |
|||||||
|
|||||||
麟仔,男,13歲,中一班。個子高大,不擅于表達內心情緒;遇有不快,又或不如意的事情,會大吵大嚷,藉以表達心中不滿。 |
|||||||
|
|||||||
|
|||||||
上體育課行為表現: |
|||||||
|
|||||||
太陽較猛的時候,又或天氣悶熱時,麟仔的情緒很不穩定,口中經常大聲罵著 : 「嗚……嗚……衰太陽……死太陽……唔鍾意太陽……用箭射佢落啰……」而且邊講邊自行走入雨天操場……當老師堅持叫他出來上堂時,他又叫罵著 : 「衰陳Sir……唔要陳Sir啊……」;有時甚至作勢用手打老師﹗ |
|||||||
|
|||||||
|
|||||||
行為成因分析: |
|||||||
|
|||||||
部份自閉癥兒童會有特殊的感知模式(教育署,2002),他們會有異常的感覺反應(曹純瓊,1999)。對日曬、炎熱、流汗……會有過敏的反應,因而變得焦躁不安,甚至有強烈的反應……麟仔不懂得以適當的 |
|||||||
|
|||||||
|
|||||||
教學方法及策略: |
|||||||
|
|||||||
「預先批核的休息申請」 |
|||||||
|
|||||||
教導有學習障礙的學童,是需要用心來感應他們的需要(七田真,2000);亦要用心來了解他們的問題本質(劉美蓉,2001,譯自Baron-Cohen and Bolton, 1993)。 |
|||||||
|
|||||||
明白麟仔在太陽猛曬及炎熱天氣下抗拒在戶外上體育課,但這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因此為麟仔提供較多休息特許,希望藉此提升其適應能力。由于自閉癥兒童多有溝通及表達的困難(曹純瓊,1999),因此老師亦教導麟仔在活動一段時間后,有禮貌地 |
|||||||
|
|||||||
為了幫助麟仔慢慢適應在炎熱天氣下在戶外上體育課,休息的特許會因應情況而漸次減少。此外,教師亦需向其它同學解釋麟仔有特別需要,因此容許這樣的安排;并藉此鼓勵同學學習體諒及包容。 |
|||||||
|
|||||||
|
|||||||
果效: |
|||||||
|
|||||||
麟仔在教導下,學會了有禮貌地運用語句:「對唔住陳Sir,我覺得好熱,好唔舒服,我可唔可以到雨天操場休息一陣呀?」, |
|||||||
|
|||||||
更值得高興的是,麟仔已較前適應在炎熱天氣下做運動;一堂內休息的特許亦由五次以上,遞減至一或二次。 |
|||||||
|
|||||||
注:很開心見到部份同學漸漸學會了關懷別人,當他們看見麟仔滿身大汗,開始煩燥時,亦會主動提他休息一會。 |
|||||||
|
|||||||
要處理自閉癥學童的行為問題,需從造成行為問題的根源來著手。 |
|||||||
個案二 |
|||||||
|
|||||||
學生資料: |
|||||||
|
|||||||
阿燊,男,9歲,小三班。理解能力高,喜歡閱讀書報雜志,亦愛發問及覆述在電視上看到的,又或在收音機內聽到的時事新聞。 |
|||||||
|
|||||||
|
|||||||
上課行為表現: |
|||||||
|
|||||||
遇上學校有特別活動,又或下雨后,操場地面仍然濕滑……體育課活動需要作出改動時,例如由籃球課改為雨天課時,阿燊便會大吵大鬧發脾氣,并且不停追問老師:「點解今堂唔系打籃球?」當老師回答:「操場地面濕滑,唔適合上籃球課喎!」阿燊竟然大聲叫著:「唔可以……你唔可以轉……今堂都系打籃球……」;有時更邊喊邊躺在地上抗議! |
|||||||
|
|||||||
|
|||||||
行為成因分析: |
|||||||
|
|||||||
重復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是自閉癥學生的特征之一(教育署,2002)。自閉癥學生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不易接受突然而來的改變。當其既定活動突然被取消時,他們可能因此而陷入恐慌之中(七田真,2000);又或會引致極度不安而出現種種具傷害性的行為(曹純瓊,1999)。 |
|||||||
|
|||||||
阿燊事前不知道今堂會因操場地濕而需改上雨天課;又或者打從上堂完結時,他已盼望這堂籃球課了。因此對這「突然其來」的轉變,產生了極強烈的反應。 |
|||||||
|
|||||||
|
|||||||
教學方法及策略: |
|||||||
|
|||||||
「事先張揚的上堂事件簿」 |
|||||||
|
|||||||
在任何改變之前,讓自閉癥學生知悉轉變的性質和原因,是一種有效的策略(教育署,2001);而因應自閉癥學生的行為模式、特性或喜好,來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亦是值得嘗試的方法(劉美蓉,2001)。 |
|||||||
|
|||||||
知道阿燊很喜歡模仿電視臺主持進行各類宣布,于是便找了他當上宣布員。教師將任何改動,以及該體育課堂的內容及流程,預先告訴阿燊,然后再著他向全班宣布。 |
|||||||
|
|||||||
|
|||||||
果效: |
|||||||
|
|||||||
自從阿燊當上宣布員后,在上課前已對該體育課堂的改動、內容及流程弄得一清二楚;「改變」沒有了,不接受改變的行為問題亦隨之而消失了。此外,由于阿燊當上宣布員后,教師要求他在進行宣布時,要鼓勵同學盡力完成;正因這樣,他也比以前做得格外投入呢。 |
|||||||
|
|||||||
有效的教學,必須從自閉癥學童的特性來思考教學的方法。 |
|||||||
個案三 |
|||||||
|
|||||||
學生資料: |
|||||||
|
|||||||
明明,男,13歲,剛升上中一班。為人沉默寡言,選擇性響應問題,高興時便回答,表現很是有性格;喜歡繪畫、上網瀏覽。 |
|||||||
|
|||||||
|
|||||||
上課行為表現: |
|||||||
|
|||||||
在沒有問準,亦沒有任何表示下,便自行坐在一旁,狀若沈思;當老師叫他上課時,便瀟灑地回答:「好 (支力) 呀……唔做運動呀!」老師進一步堅持時,索性大字形躺在地上。 |
|||||||
|
|||||||
|
|||||||
行為成因分析: |
|||||||
|
|||||||
自閉癥兒童多有社交發展的障礙(教育署,2002)。他們較喜歡獨處,對外界人或事物不感興趣。他們不喜歡聽從別人的指示,又或愛做出一些不適合當時情境的行為(曹純瓊,1999)。明明有「絕對」的個人喜好,愛做便做,不喜歡就不做。 |
|||||||
|
|||||||
|
|||||||
教學方法及策略: |
|||||||
|
|||||||
星卡獎勵的誘惑 -「做個冷氣小畫家」;「做個計算機青少年」 |
|||||||
|
|||||||
自閉癥兒童喜歡一些井然有序的方法,更喜歡一些可預測的獎勵(劉美蓉,2001);而星卡獎勵計劃,正正能因應他們在這方面 |
|||||||
|
|||||||
這個獎勵計劃是配合明明的班主任進行的。由于明明在班中亦不投入參與學習,班主任便想到因應他的喜好 - 繪畫和上網作為獎勵。只要明明能按指示完成學習,該堂老師便在他的星卡上加一粒 |
|||||||
|
|||||||
|
|||||||
果效: |
|||||||
|
|||||||
可能由于明明對體育課的興趣真的不大,起初也有逃避上課的情況出現;但畢竟小息時留在課室內繪畫或上網漫游,對明明而言,吸引力實在很大,因此,只要老師輕輕一句:「你要唔要呀 |
|||||||
|
|||||||
暸解自閉癥學童的喜與好,是引導他們參與學習的一個好幫手。 |
|||||||
「未完成的報告」 |
|||||||
|
|||||||
個案四 |
|||||||
|
|||||||
學生資料: |
|||||||
|
|||||||
聰仔,男,11歲,中一班。能力及體藝潛質不錯,但卻不能接受失敗。每遇到挫折時,便表現抑郁,又或焦慮不安…因而害怕參與比賽,甚至拒絕參與體育訓練。 |
|||||||
|
|||||||
|
|||||||
教學方法及策略: |
|||||||
|
|||||||
「碧咸效應」 |
|||||||
|
|||||||
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個別度身」設計的方法(劉美蓉,2001)。利用自閉癥學生喜愛的人物,來改變他們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或反應,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
|||||||
|
|||||||
聰仔最崇拜英格蘭足球員「碧咸」,因此利用本屆世界杯英格蘭八強出局,隊長碧咸回國后仍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帶出「失敗了不是重要,努力過便是精彩!」,希望能幫助他明白個中道理。 |
|||||||
|
|||||||
|
|||||||
果效: |
|||||||
|
|||||||
由于聰仔理解力不錯,「失敗了不是重要,努力過便是精彩!」這句說話他聰仔倒能明白;但始終他對個人勝負看得特別重,直至目前為止,在老師的鼓勵下,尚能在不愿意的情況下,答允接受訓練及出席比賽;但是,要他能懂得「從過程中學習」,真正明白「努力過便是精彩」這句話的意義,相信仍要花上一段頗長的時間呢! |
|||||||
|
|||||||
目標快到了……嘗試就是一切。 |
|||||||
個案五 |
|||||||
|
|||||||
學生資料: |
|||||||
|
|||||||
欣欣,女,10歲,小六班。情緒很不穩完,不喜歡上體育課;要她做運動時,經常大叫大喊,還用手拍打自己頭部。 |
|||||||
|
|||||||
|
|||||||
教學方法及策略: |
|||||||
|
|||||||
「愛照鏡子的女體操運動員」 |
|||||||
|
|||||||
在一次個案會議中,從欣欣的班主任及社工口中知道,她很愛靚,喜歡帶上一些色彩繽紛的頭飾,然后走到鏡子前,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微笑。明白到教導自閉癥兒童是沒有單一的方法,教師必須透過試驗來找出能夠適應個別化的方法(劉美蓉,2001),于是便嘗試安排欣欣在特別室對著鏡子…… |
|||||||
|
|||||||
|
|||||||
果效: |
|||||||
|
|||||||
安排欣欣在特別室內做體操活動時,先前大叫大喊,用手拍打自己的激動情緒已沒有出現;而且漸漸發覺,欣欣很投入對著鏡子做一些簡單的體操動作,尤其是進行一些靜止動作時,欣欣的表現特別教人欣賞,但畢竟不可能只安排她在特別室上體操課的,日后的安排,應該怎樣呢……? |
|||||||
|
|||||||
教師的藝術,是把不肯上課的,帶進課堂中學習,享受學習。 |
|||||||
(4) 總結 |
|||||||
|
|||||||
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自閉癥兒童回歸主流學習,給人帶來了盼望;亦為人帶來了憂慮。 |
|||||||
|
|||||||
盼望的,是希望自閉癥兒童能透過與普通小朋友一起學習,從中學會了與人相處的技巧;透過朋輩間的互動,讓他們學得更好。盼望的,是希望普通小朋友,能透過與自閉癥兒童的接觸和交往,培養出與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正確相處的態度,為社會加添點點的和諧。 |
|||||||
|
|||||||
憂慮的,是擔心主流學校的教師,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中,一時未能適應自閉癥兒童那些多樣性的學習特征和障礙;又或未能擠出時間來個別照顧這些自閉癥學生。 |
|||||||
|
|||||||
但是相信,本著同儕間互相分享,互相勉勵、互相支持的教學文化之中,這憂慮是不必要的。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達至更優質的發展。 |
|||||||
|
|||||||
|
|||||||
(5) 參考文獻 |
|||||||
|
|||||||
教育委員會(1996)?!刺厥饨逃〗M報告書〉。香港政府印務局。 |
|||||||
|
|||||||
曹純瓊(1999)?!醋蚤]癥兒與教育治療〉。心理出版社。 |
|||||||
|
|||||||
七田真(2000)?!凑系K兒的培育方法〉。聯經出版事業。 |
|||||||
|
|||||||
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聪愀劢逃贫雀母锝ㄗh〉。香港特區政府:政府印刷局。 |
|||||||
|
|||||||
教育署 (2001) ?!凑J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學指引〉。香港特區政府:政府印務局。 |
|||||||
|
|||||||
劉美蓉 (2001)?!醋蚤]癥的真相〉。心理出版社。 |
|||||||
|
|||||||
教育署 (2002) ?!刺厥鈱W校 : 自閉癥兒童輔導教學計劃〉。香港特區政府:政府印刷局。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