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兒童大多存在著刻板行為和興趣狹隘的現象,如:搖擺身體、搖頭、咬手指等刻板、固執、重復等反復無意義的行為。
對很多玩具或游戲不感興趣,但對某些物品或活動又表現出較大的興趣。
他們的玩法正常人看起來十分怪異。
很多剛剛接觸的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很多時候分不清什么叫刻板行為而束手無措。
今天星悟說給大家分析下什么是刻板行為?面對刻板行為我們該怎么辦?
自閉癥譜系障礙孩子的表現都具有獨特性,每個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也都不一樣,但這些行為也有一些相同點。
如:興趣狹隘、行為刻板、反復行為、固定行為模式等。
根據這些共同點我們大體可以將刻板行為分成四大類:
一. 刻板動作:
經??醋约旱氖?;
經常仰頭看燈;
無意義地雙手或單手扭動等怪異動作;
無聊時玩手指,
興奮時揮舞或撲動雙手;
前后或左右搖晃身體;
原地轉圈或圍著圈跑;
在客廳直線來回跑;
反復上下樓梯;
斜眼睛看線條或朝某個方向看;
經常踮腳尖走路;
接觸任何東西都要嗅一嗅、
舔一舔或咬一咬。
大多數自閉癥兒童都會出現上述部分行為,自閉癥癥狀越嚴重表現的越多、維持時間越長,干預訓練難度越大。
二. 刻板思維
自閉癥兒童的思維主要表現為對字母、文字、車牌、數字感興趣。
比如:乘坐電梯的時候對電梯到達的樓層,再比如公交站牌上線路的數字等;具體包括:
每天重復畫相同的人物或物品;
研究地圖、公共汽車線路、地鐵線路;
對各種標志或LOGO感興趣,如:汽車、銀行、空調、電視臺的標志;
多次重復研究下水道口、沙井蓋、消防水龍頭、停車場自動桿等;
重復問答,且常與科學、自然、生物、音樂、藝術等有關的問題,伴有自問自答等
三. 刻板語言
長時間重復一句話,像自言自語也像和旁邊人溝通;
重復唱某一句歌詞;
他人發起對話時,重復他人的對話,而無法進行互動;
對于任何需求只有一個表達,比如:吃飯說要要;玩玩具也是要要;睡覺也是要要等
無法正常表達;
說出來的話沒有連貫性,比如:要-要-我-要等
此類刻板行為不能將語言靈活運用,尤其表現在句子組織能力弱。
四. 刻板規則
刻板規則主要表現出重復固執的行為,如:
每天只玩某一二種玩具;
每天只吃某一二種食物;
住的房間、擺設;
只走同一條路;
只坐同一個線路的公交車;
刻板行為拒絕改變任何規則,沒有的話就會崩潰。
自閉癥兒童為什么會有刻板行為?
自閉癥兒童出現的刻板行為目前主流的說法為:自閉癥兒童大腦神經受到損害而造成的
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分析,大概有以下四個因素:
1. 無聊導致
有研究表明當兒童處在任務中時,較沒有任務時發生刻板行為的幾率低很多。
2. 感官刺激
長時間的無聊,她們開始做一些異常行為來獲得感官上的快感,時間長了這些異常行為也就開始固化了
3. 獲取關注
有些刻板行為的發生是為了獲得他人的關注,如:
她們為了獲得***關注,自己拍打一下頭部,媽媽馬上給予反饋。
那孩子可能認為要媽媽關注她,就是拍打自己頭部,久而久之這個行為就形成了。
4. 智力障礙
據一些研究認為刻板行為與智力有較大關系,比如:
1歲的小孩因發育問題,她表現出任何行為我們都可認為她是正常的,但4-5歲的孩子表現出1歲孩子的行為時,她還正常嗎?
刻板行為和強迫癥有什么區別?
刻板行為和強迫行為從表面看,這兩者都是在重復某些無意義的行為,但兩者之間也有區別:
1. 刻板行為過程中,行為者對此樂此不疲,意識不到這是不對的、異常的。
2. 強迫行為過程中,行為者表現出非常焦慮,明顯意識到這是不對的、是異常的。
家長面對刻板行為該怎么辦?
1. 讓她們時刻有事做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孩子閑著、無聊、發呆,用有意義的事情占據他的時間,從而避免刻板行為發生。
2. 及時制止,轉移注意力
當出現刻板行為時,及時制止,并用別的活動轉移她們注意力。
如:當要表現出刻板行為時,馬上拿起她喜歡的小汽車,‘你看這是你的小汽車嗎?’等等
3. 長期干預
形成刻板行為的干預訓練理論上是越長越好,尤其是思維刻板、語言刻板、規則刻板等
但是有些刻板行為可以訓練為職業特長,為她們以后的生存考慮,如:按順序碼放東西是超市碼貨的必備能力等
如果善用一些刻板行為,也是可以發展出有意義的能力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